智能

应用商店下载安装海尔背后的秘密小米是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在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波动中,海尔智家(06690.HK)最近遭遇了贝莱德(BlackRock, Inc.)在场内以每股23.2931港元减持好仓121.86万股,涉资约2838.5万港元。这一资本市场变故可能预示着海尔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一些关于海尔的新闻事件也似乎证实了分析师的观点。

调查发现,问题源于海尔在永州市东安县销售区域内放置了“抗菌窗垫:抗菌率>99%,有效抑制霉菌滋生,避免二次污染”的广告牌,但样品检测显示抗菌窗垫只对大肠杆菌及金葡萄球菌两种微生物达到99%的抗菌效果,而广告语则有扩大范围、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最终按照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被罚款三倍。

消费者们指出,他们购买的一台超薄平嵌mate55实机视窗完全突出,与官方宣传的“视窗不突出才是真平嵌”相差甚远。主图写明洗烘一体,但实际产品只有单洗功能。“最气人的是海尔的机器厚度从533mm-600mm都写的超薄平嵌,差了7CM怎么可能还叫超薄平嵌?这是对消费者彻头彻尾的欺骗。”

作为白电三巨头之一,海尔应该不会犯下如此低级别的问题,为何要消耗自己的品牌信誉度?或许正因为,对海尔来说过去荣光已难再现,它早就陷入寻找增长新路困境中。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经常被诟病宣传用语夸张、价格体系混乱,但对于二级市场投资人来说,这些问题均不构成致命伤害。截至7月末,以每股24.45元计算,其市值约为2307.62亿元,比美得59.74元/股和格力的38.80元/股要低;美得总市值达4195.53亿元,而格力为2184.99亿元。但考虑到格力主要专注于空调赛道,与全品类玩家相比略显不足,也可以理解。

公开资料显示,近期来看,有消息称 海尔五月至今已累计斥资回购超过3亿元。5月12日发布公告称,将投入15至30亿元资金用于股份回购,这通常代表两种情况。一方面,是为了加强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因为业绩基本盘有充分自信,并认为股价在市场上没有获得合理估值,因此通过回购提升每股价值。

从财报数据来看,大多数核心指标都呈现增长态势。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营收2435亿元增幅7.22%,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增长12%.到今年一季度结束时,其营收650亿增幅8%,归属净利润39亿同比提升12%.

与此同时,从其他白电公司如美和格力的财报来看,他们各自也有所不同。在2022年营收3457亿并实现净利296亿的情况下,在今年首季度营收96263亿仅略高于上一年90381亿,同时净利润8042亿较去年7178亿增加了一定程度。而格力尽管其年度营收1901余万元但净利24507万元,在微增0%前提下的6%增长表现优于所有行业竞争对手之一,即使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也不例外。

然而,不少观察家指出尽管业绩数字看似亮丽,但未能满足长期战略执行力的期待。杨旭华认为:“从2019年的青岛改名为‘智能’开始,我们一直期待着它将智能家居交付给我们。”但事实上,“没有满足市场期待”,因此市场也不会再给予它们资金和信任。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不断发展,如今这个领域变得越发重要。不幸的是,由IDC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预计产量为2,600万台,上升17%,而到了2025年,该领域规模预计将超过8000亿人民币。此外,还有许多企业正在积极参与这场竞争,如涂鸦智能等11个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加速技术融合和标准建设进程,让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空间和快速增长趋势。

综上所述,无论如何,只要继续遵循既有的模式,不断地推行虚假宣传,以及忽视用户需求,都很难真正吸引并保持客户忠诚,更无法长期维护自身的地位。此刻,或许正是一个转型重组的时候,也许正是一个重新审视策略与行动的时候。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