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先导智能2023年董事会经营评述回顾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辉煌与挑战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专业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服务商,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等领域。公司所处的行业为智能制造业,包括:锂电池设备制造业、高效光伏设备制造业、三大消费品电子设备制造业(3C)、自动化车间设备制造业、大型储能解决方案及激光加工技术应用等,按照2012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长期来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全球汽车产业正朝着电动化方向转型,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形成与完善。根据研究机构EV Tank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同比增长37.9%,渗透率上升到31.6%,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美国和欧洲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94.8万辆和146.8万辆,与去年相比分别增速18.3%和48%。此外,从动力电池出货量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发展(2024年)》显示,在过去一年中,由于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外厂商扩产计划的实施,全年的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了865GWh,其中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显著贡献,并预计未来几年的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短期内,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面临较大的过剩压力,但海外市场展现出的理性扩产态度给了我们信心。在国际层面,大众、本田等品牌加强了其供应链管理,同时也在逐步向下游投资,这种趋势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业务。此外,对于碳中和目标而言,无论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是推广清洁能源使用,都需要更先进且可靠的地缘战略支持,而我们的产品正是满足这一需求。

随着国家政策对绿色低碳经济的大规模投资,以及消费者对环保产品日益关注,我们相信自己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仅是在国内,还能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份额。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优势,也因为我们的愿景与国家战略一致。在未来的三年里,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创新,要保持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注意成本控制,以确保我们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同时也让我们的客户感受到价值。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更加关注风险管理,因为即使是在一个快速成长的环境中,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资金流入,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同时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总结来说,我非常乐观地看到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我相信,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并且始终以客户为中心,那么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开拓方面,都有充足理由期待更多成功故事发生。而这些成功,将不是单一因素导致,而是一系列策略执行得当的情况累积起来。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当作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部分,那么我毫无疑问地说,我们将共同迎接一个辉煌而又充满挑战的一段时期。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