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城市大脑引领智慧交通展会自然界中的智慧之眼让城市生活更安全

马云在2018年8月28日宣布,告别肇事逃逸和交通拥堵的日子,那时,他指的是“城市大脑”。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吴晶建议推广应用于全国各城市。据悉,“城市大脑”利用人工智能,无需人工干预,在警务、交通、安防等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互联网企业如阿里、百度、滴滴是主流玩家,但安防企业在垂直领域有优势,双方合作弥补不足,安防企业得以分一杯羹。

阿里云ET城市大脑视频部分,与老牌安防企业海康、大华合作。这基于AI技术、大数据和算力提升,将监控摄像头等设备产生的数据分析与整合,以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和整体研判。目前,大出行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上海浦西世博区信号灯优化控制效果显著,拥堵指数下降15%,出行时间减少8%,解决了人车路权争夺问题。

除了杭州,澳门、衢州、苏州、新兴城区及吉隆坡引入了“城市大Brains技术”。《世界城市报告》预计未来20年发展中国家的每年都会新增7500万人口,对这些需求进行满足,将持续上升。我国若想创新突破并实现广大民众期盼中的“生活不费心”,就要将一众城市升级为“最强大Brain”。

成功离不开安防支持,其中摄像头作为视频数据来源,是市Brain的大眼睛。在智能交通中,它实时分析全城视频,一旦发现事故或事件即刻报警或动态制定红绿灯策略。此外,在公共安全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如衢州首个AI破案,就凭借天鹰系统识别嫌疑人,并勾勒其行动轨迹。

为了促进这种关系,不仅海康、大华,还有佳都科技旷视科技宇视科技等多家有实力的安防行业公司纷纷布局。“智慧城市Brain建设”是佳都科技战略发展的一环,而旷视科技则开发了一系列智能产品,如基于自研深度学习训练引擎Brain++。宇视科技则深耕人脸识别技术,并展示了物联网与AI的人脸识别领域创新成就与突破。

相信随着传统安防企业在AI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强以及验证改进优化,这些新型安全设施会变得越来越先进,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而安全。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