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网手机频道】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以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在手机行业,这一时期的促销活动显得尤为火爆。从苹果iPhone 14 Plus的降价来看,在发布一个月后,它的价格就已经“雪崩”了1200元左右,128GB版本仅需5799元。这一系列的优惠不仅让消费者惊喜,也让黄牛叫苦连天。
国内手机厂商也没有落后,他们开始跟进,一起进行大规模降价。甚至于一些性能配置均衡的“水桶机”,在降价之后,价格竟然只需要2000-3000元。而对于千元价位机型,更是多到数不胜数。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大规模降价?首先,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正值双十一,这个时候进行促销可以冲抵产品价值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一个品牌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产品贬值,那么消费者可能会对这个品牌的控价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品牌形象。而利用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负面影响,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商品大幅度打折的一年一度机会。
其次,由于即将到年底,而且按照传统习惯,大部分手机厂商都会在这一时期发布新款,因此为了提振销售和预留新款销售空间,对现有产品进行清仓式售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此外,上游芯片供应过剩、下游需求不足等因素,以及整体市场环境都不太乐观,都使得手机行业面临着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降价来清理库存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
然而,有趣的是,即便如此,不同类型的智能手机依旧存在差异性。例如,IDC最新数据显示,在第三季度,折叠屏智能机逆势增长,而不是像其他类型一样受困于整个行业的大环境。在此背景之下,有人认为折叠屏技术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独立市场空间,并且除了价格优势和创新设计之外,还因为年轻消费者的追捧而获得了突破性的成长。
最后,无论是哪种形式或原因,最终导致的是:虽然当前市场处于瓶颈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无效,而是在寻求更深层次用户体验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要不断迭代更新才能维持良好的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