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出现,让人工智能大模型迅速进入普通人的视野。但在经历半年多的“狂飙”后,曾经爆火的ChatGPT,流量已不再坚挺。当C端热度逐渐褪去,人们不禁开始思考,仅凭聊天、写诗、作画等功能,大模型就可以重构人类社会?人工智能的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在中国,C端消费者可能感到ChatGPT比较新奇,但产业界应该对大模型并不陌生。早在ChatGPT出圈之前,华为就曾联合中科院、鹏城实验室等机构,打造出多个产业级大模型。普通人之所以不怎么熟悉,是因为这些大模型并不直接面向C端,而是服务于生产活动。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比如5G技术,它们并不能完全体现在C端应用上,而是在生产端有更多实际应用场景。同样地,在被证明可用于复杂工业领域后,将人工智能加速应用于实体产业,为行业刚需带来实际价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社会和推动AI走深向实。
“我们认为,要推动人工智能走深向实,就要脚踏实地,使其真正为千行百业服务。”
7月6日,在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发表题为《共赢人工智能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在接下来的阶段里,对于华为来说,有两个着力点:第一,要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第二,要确保AI能真正服务好千行百业和科研创新。
算力是基础,这一点各方一致认同。
因此,当美国政府试图限制中国企业使用高性能GPU以及云计算时,我们面临了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加快自主算力的建设成为了关键。
作为中国科技领头羊之一,华为一直致力于算力的研究与开发,并通过架构创新、高效率数据中心设计以及丰富生态系统支持,以及共同建设算力资源等手段,以支撑自身的人民战争防御能力,同时也助推整个国家的人民战争防御能力。
对于即将到来的机器学习的大型计算需求,无论是训练或部署,都需要极大的计算资源。在此背景下,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变得尤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于这些原因及考虑未来趋势,我们相信继续投资我们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将会帮助我们保持竞争优势,并确保我们的用户能够获得最好的解决方案。这包括不断提高我们的芯片制造技术水平,不断优化软件平台,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扩展我们的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以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这一过程。
当然,与任何其他公司一样,我们也意识到持续创新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内部创新的精神,并提供必要的手段支持,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研究开发项目,以及建立一个跨学科团队工作模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找到新的商业机会。此外,我们还计划加强与全球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这些合作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最新科学发现并转化成现有的产品线中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提升它们的性能特征及用户体验质量。
总结来说,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断投入研发力量,不断完善产品线,不断拓宽业务范围,那么无论未来市场如何变化或何种挑战降临在前方,我都信心满满地认为 华为能够勇敢前行,用智慧引领这个世界迈进一个更加光明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