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BAT、华为、科大讯飞都去做一件事,这件事会是什么?
答案是车联网。
前不久的上海车展,BAT、华为、科大讯飞纷纷亮相,各展示了“绝活”,抢夺了原本属于汽车制造商的风头。值得关注的是,每家公司擅长的方面不同,但都强调了车联网并推出了相关产品。
据市场调研机构BIIntelligence预测,在2020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8亿辆,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以上。权威研究机构更是预测到2025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可能接近万亿元级别。
广阔的市场和蜂拥而至的科技公司,使2019年成为关注车联网的一年。
BAT、华为描绘出的车联网蓝图是什么?
2010年,科技部现代交通技术领域发布了与车联网相关的主题项目;
2011年的“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交通领域中,车联网技术作为汽车技术获得支持;
2013年的8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成立了“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从此在国内兴起。随着这概念兴起,BAT和华为也同步出手:华为成立了“机器视觉光源业务部”宣布进网络;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同一年分别推出了“路宝盒子”和“智驾盒子”产品;百度则在2015年发布了百度車聯網戰略,這些科技公司面对庞大的汽车产业进行首次尝试。
然而,当众多車聯網產品真正面向市場時卻陷入怪圈:用户不了解,不买单,不看重经销商,因此車聯網遇冷多年。
近年来伴隨著人工智能發展與自動駕駛火爆,以及以特斯拉為代表新能源汽車對汽車市場帶來衝擊,車聯網重新回歸大眾視野。
如今,在市場培育層面,由於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以及輔助駕駛系統逐步落地,用戶對車聯網有了一定的認知甚至期待;技術層面,大數據機器視覺深度學習語音語義技術發展成熟促使車聯網更加智能。不过話說回来,BAT、華為、高德訊飛瞄準的大都是開辟以汽為載體圍繞輔助駕駛娛樂消費等全方位生態。從AI技術赋能到串連上下游服務,从人機交互切入延伸到內嵌娛樂消費,以實現閉環。簡單來說當汽配備了車聯後,用戶可以通過聲音觸控等多種方式進行交互唤醒AI助手,它會幫你精確推薦餐廳音樂線上訂餐預約排號線上購票等。
比如當你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隨時詢問AI助手附近哪家火鍋比較好吃讓它幫你訂晚上的海底捲位置這樣當抵達餐廳後就可以不用排隊直接用餐。
BAT、高德訊飛參戰策略又是什麼?
所謂「春蘭秋菊各擅勝場」,布局於 車際 網 的策略與打法也各具特色。在這個領域中每一家企業選擇不同的進攻方向,比如:
腾讯則是在其專業化運營模式下,以内容為核心,其主要目標是引入興趣內容生態、主動服務生態及輕量級應用的「進場」,為用戶提供千人前面的數字化體驗。
阿里巴巴則將支付寶支付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並且側重于消費層面的解決方案,比如以小程序形式進入該領域結合位置信息進行打法。此外阿里旗下的淘寶高德地圖等多個產品資源也是其強項之一。
總之,一切皆看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形成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無論是在遊戲界還是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仔細考慮是否符合我們所追求的人物形象。而現在,我們正處於一次巨大的變革期,也就是從傳統產業向智慧產業轉型的一段時間。我們必須要把握住這個轉折點,把握住未來,而不是被過去拖累。我們要成為那個時代人物,那個時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