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月,深圳远超智慧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更新了自己的IPO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6.92亿元,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远超智慧有过IPO折戟的经历。在2021年首次冲击上市被拒后,2023年3月1日远超智慧再次递表申请并再获受理。6月9日,深交所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此前上市折戟,对于远超智慧而言,或许会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如今卷土重来再战IPO,远超智慧是否还能讲出自己的新故事?面对越来越卷的家具市场,远超智慧是否具备足够的稀缺性竞争优势呢?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远超智慧上次IPO的失败,我们发现,他自身似乎是存在一些硬伤。对应的或许就是当年证监会向远超智慧保荐人抛出的“38问”,涉及新增股东、曾遭邓超起诉侵犯其肖像权案件、堂兄弟担任监事公正性等诸多问题,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或许也导致其第一次谋求上市以失败而告终。
如今时过境迁,过去的问题是否梳理好外人不得而知,但就目前看来,远超智慧似乎也有自己新的压力。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41亿元、13.43亿元和12.20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98亿元和1.66亿元,其中,从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下滑。
众所周知,无论是业绩还是毛利率,都关乎企业盈利能力。而对于正在谋求上市的企业来说,没有亮眼业绩表现恐怕很难获得投资人的信任和支持。
除了业绩表现,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那就是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在家庭行业中尤其如此,在行业发展到今天,也不可避免地步入“内卷”大潮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大创新才能摆脱同质化泥潭。这包括产品外观和功能设计、工艺材料研发数字化迭代等,没有足够研究开发投入是无法实现这些变革目标。
关于家族式企业管理架构,有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或许就是它“夫妻店”的特征。这一方面,我们需要重视的是企业合规性问题,而另一方面,则是任人唯亲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招股书显示曹树汉及其妻子杨遠淑作为实控人,其关系带来的决策可能存在偏见。但这也是家族企业的一种运作方式,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占所有企业75%,贡献65%GDP的情况下,也要确保内部制度健全,以防止弊端发生。
最后,加强公关意识对于筹备上的成功至关重要。一旦遇到负面消息传播,就需练习品牌功,以维护良好的社交形象。如果没有有效处理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公司声誉,更可能影响到最终能否顺利完成IPO过程中的信心建立与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