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

陕西对5棵5000年古树实行一树一策保护

“陕西省全力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特别是5棵5000年古树保护,目前,5棵古树长势正常。”2月14日,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薛恩东在国家林草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陕西对5棵5000年古树实行“一树一策”保护,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到交树交印。 1月25日,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条例》的出台,对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陕西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全省现存古树名木72.73万棵,位居全国前列。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全在陕西,分别为“黄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仓颉手植柏”“洛南古柏”。这5棵古树代表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象征。 薛恩东介绍,为做好千年古树的保护工作,陕西省成立由分管省领导为组长的省级工作专班,负责指导、督促、落实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将“黄帝手植柏”“保生柏”及黄帝陵古柏群保护管理纳入《黄帝陵保护规划》《陕西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 对5棵古树实行“一树一策”保护。制定《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科学实施保护措施。通过划定保护范围、改造地面铺装、拆除近树建筑等措施,优化5棵古树生境质量;通过安装地下消防栓、树体支撑、防雷、虫情智能监测等设施设备,全面强化5棵古树防火、防雷、防风、防病虫害能力。建立包含本体情况、养护措施、生长环境等信息的5棵古树“一树一档”保护档案,开发国家、省、市、县4级共享的实时监控系统。选聘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和文物保护领域9名权威专家,组建专家组,负责指导5棵古树保护工作。建成以专家为技术指导,县级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养护责任单位为依托的“一树一支队伍”。 薛恩东表示,下一步,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及时修订《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严格按照《条例》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坚决守护好中华文明的绿色瑰宝。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