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京东新年伊始不约而同部署打造大中台 阿里则又先行一步 作者:李子晨 新年伊始正是各企业释出新年目标、制定一年行动计划的节点,近日,阿里巴巴、苏宁、京东这三个电商“大玩家”纷纷释出工作新部署,而这些部署均并非只统领2019年,甚至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企业发展的“指挥棒”。 纵观三家制定的发展新方向,不断“内功”、展现专业化实力被重要提及。显然,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网络零售红利消失,“增量”变得很难,所有的人都紧盯“存量”的背景下,无论是阿里巴巴商业天平开始“倾斜”,正式推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还是苏宁把打造“苏宁智慧零售CPU”提上重要日程,抑或是京东集团称大中台将是京东商城永不停歇的超级引擎,都预示著电商平台2019年“第一战役”是对自己宣战,打造核心竞争壁垒,深挖洞广积粮成为第一要务。 1月11日,全球品牌新零售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正式释出了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这也是阿里巴巴面向企业市场的一次明确布局。当日张勇也对外公布了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A100计划”,包括品牌、销售、营销、渠道、制造、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资讯管理系统等企业运营中的11大商业要素,可通过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实现全面数字化。 “经过20年发展,阿里沉淀出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化商业系统,希望阿里巴巴的商业系统能力、技术系统能力、组织系统能力,能够帮助企业走向全方位的供需两端,实现在组织支撑、技术支撑上的全面融合。”张勇说,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核心体现即是阿里巴巴创造性设立的中台事业群和“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机制,而这一核心事业的建设将不断延续、不断发展。中台建设走向“前台”
1月15日,苏宁控股集团2019年春季工作部署会上,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则明确,在持续推进“大开发”战略开店目标升至15000家的同时,作为苏宁“内功”的重要抓手,一个强大中台系统的建设在2019年被提上重要日程。
张近东表示,随着智慧零售产业生态的不断壮大,苏宁已经迈入全面赋能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智慧零售能力的快速输出和落地,就必须打造强有力的中台能力,建立智慧零售发展的操作系统。“对于苏宁来说,一方面要保证规模增速、使用者增速、店面增速、品类增速等核心指标,同时要推动组织、管理、运营、服务等全经营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深化企业发展的内涵。”
1月19日,在2018年度京东商城表彰大会上,首任京东商城轮值首席执行官徐雷释出了2019年京东将出现的四大变革:从单纯追求数字到追求有质量增长的变化,从单纯以货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变化,从纵向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到积木化前中后台的变化,从创造数字到创造价值的人才激励导向的变化。其中,徐雷也明确提出了京东零售板块大中台建设的目标。“未来,单兵做战模式一定会被淘汰,强大的中军是决胜的关键。”徐雷说。
核心能力模组化管理
徐雷把中台比作“大船的龙骨”,而中台的核心关键词则是专业化的能力沉淀。“我们要把过去十几年所积累的零售平台经验标准化、元件化、平台化、系统化,做好对前台的赋能和支援。这其中除了承担资料、搜寻、产品、系统的技术中台基本上已成为互联网公司标配之外,京东也将大力开展供应链中台的建设,在自营、开放平台和生活服务三种不同供应链形态下布局相应的能力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壁垒。好的前中后台合作关系是无缝对接,不同的模组快速拼接成型,将形成强大的合力。”而在张近东的理解中,建设一个支撑智慧零售持续发展的大中台体系,即“智慧零售CPU”,2019年苏宁要将零售核心能力模组化、产品化、技术化和规则化。全面利用AI技术,着重打造采购、运营、服务、风控4个智慧引擎,进而推动管理模式优化、业务运作优化和业务发展提速,对内对外实现资源能力的充分共享,小团队灵活运作,减少对人的依赖,提供智慧化、统一化的资源和风险管理。
“比如苏宁零售云承载着向县镇市场赋能输出的重任,2019年,苏宁零售云就要通过与中台系统的连结,进一步强化能力输出、优化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以加盟模式执行的零售云门店打造成苏宁在农村市场发展的金字招牌。”张近东说道。
张勇则介绍,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将为企业输出一整套的数字化能力,从新的网络销售通路到营销、消费者运营、供应链管理、商品设计和生产方式等全链路。这不会是单一工具的输出,阿里经济体内的销售平台、物流、供应链和云端计算,都会融合性地助力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渗透和改造商业结构,创造出新的需求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