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卡音质好 N卡网速快?GPU的音频进化
![](/static-img/f2UNyl6Xo6Wyv-vX4lFCCZuN67ZhcAvfjPdXIZkLsVVFnu6TFXwC_rLGWRoqQkIT.jpg)
凡是接触PC硬件有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坊间流传着这么一句骇人听闻的传说——“A卡音质好,N卡网速快”,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个千年老梗的起因简单的令人发指:N卡可以理解为Network卡,也就是网卡,所以网速快;A卡可以理解为Audio卡,也就是声卡,所以音质好...
就这样?是的就这样。但是这却巧合地符合了历史的进程。
1981年,IBM推出世界上第一块显卡(8位ISA显卡),1995年3DFX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块3D显卡(加速子卡),一次次重大让电脑能够输出更加清晰、真实的图像,但那时候的显卡却只能传输图像,并不能输出声音。
大约在2002年的冬季,鹅城的天空还飘着一丝雪,HDMI组织正式发布了HDMI 1.0标准,从此跨入1080/60p时代,得益于其高带宽,支持8 声道的 LPCM 24bit/192kHz音频传输。当年你可以在各大超市的家电区看到“全高清、超清”的大字,也就是说的HDMI。
既然HDMI这么火,PC行业肯定也要普及它,所以显卡和显示器厂商们也要忙活起来了。2007年6月12日,AMD在北京发布了Radeon HD 2000系列显卡。它这个显卡比较高级,自带声卡功能,在引入了HDMI界面的同时,还和电视机一样支持用HDMI线进行音频输出!
同样是2007年的6月,NVIDIA发布了Geforce 8系列显卡,但蛋疼的是它却并没有内建声卡,需要靠一根线接到主板上,HDMI才能输出音频...
后来的Geforce 9系列显卡也是如此,直到2009年,NVIDIA发布GT2系显卡(GT210/220/240)才有了内置声卡,终于不用那么尴尬地额外接线了。
这么看来,A卡确实在“音质”这个方面发育的更早一点,那为什么说它“好”呢?
2016年六一的时候,AMD发布了Radeon RX480显卡,奇怪的是它拥有36个CU单元、2304个流处理器,为什么这个数字这么奇怪呢?比起上代R9 380X的2048个流处理器来说,竟然多了这么256个?
原因非常意外,AMD竟然用其中4组CU单元做了音效引擎,用来处理音频(其实这是用于VR中的音效计算),喜大普奔,A卡音质好果然不是吹的。
A卡音质好的梗,也有因为其内置DSP芯片的原因。而N卡网速快嘛,比较大的原因是在于一个贴吧吧友在更新显卡驱动的时候,速度一下子飙升“几GB/s”,突破天际,
其实这是在读本地缓存啦~
但是嘛,玩儿梗不能停,皮这一下就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