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猎鹰智能驾驶系统将在2025年全面覆盖旗下燃油与新能源车型,标志着智驾技术进入普惠时代。猎鹰系列分为三个等级:猎鹰500、700和900,分别具备80-128Tops、508Tops和1000Tops的强大算力。
具体而言,猎鹰500能够支持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城市记忆领航及复杂泊车场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驾驶体验。猎鹰700则进一步提升至508Tops算力,实现了全域NOA及代客泊车功能,显著提高了驾驶的智能化水平。而旗舰级的猎鹰900则配备了激光雷达冗余系统,满足了L3级自动驾驶的需求,展现了奇瑞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积累。
在实际测试中,星ET搭载的猎鹰700在上海复杂路段的表现尤为出色,接管次数仅为1次,安全性和拟人化驾驶能力显著领先于特斯拉FSD。这一成绩不仅验证了猎鹰智驾系统的可靠性,也彰显了奇瑞在安全智能化方面的卓越追求。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安全是智能化的底线。为此,奇瑞建立了量子通信和功能安全双认证体系,并通过了1000万公里全球验证与70万组紧急避让数据训练。猎鹰智驾系统在极端场景下表现出色,如在90km/h时速下成功避让“鬼探头”行人,夜间雨天、隧道障碍等场景的通过率超过99%。尹同跃强调:“奇瑞高管愿以性命为产品安全背书。”
从2025年起,猎鹰智驾系统将广泛应用于奇瑞全系车型,实现技术无差别覆盖。今年年底前,将有超过30款车型搭载该系统,包括风云A9、iCAR V23和星ET等。风云A9首搭猎鹰700,支持超过300种泊车场景及130km/h紧急避让;iCAR V23则以10万级的价格标配猎鹰500,提供23项智驾功能,颠覆了市场门槛;星ET则配备猎鹰700及双Orin-X芯片,场景覆盖超过1000种。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奇瑞已在50个国家完成了8800万公里适应性测试,并计划于2025年在欧洲和中东地区推出NOA功能,让智能驾驶技术跨越地域与法规边界,惠及更多用户。
奇瑞的AI生态布局也初具规模。现场展示的墨甲人形机器人、三体飞行汽车及Argos四足机器狗等创新产品,勾勒出一个立体出行生态。其中,人形机器人Mornine Gen-1已在马来西亚实现商用,飞行汽车则实现了陆空模块化切换。而DeepSeek大模型加持的CheryGPT,日均调用量达到40万次,重构了用户从购车到服务的全链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