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方便的飞傲BTR3 能让老烧乐不思蜀
“我们降低了机身厚度,但是没有3.5mm耳机口。”
“我要3.5mm耳机口。”
“我们提升了防水能力,但是没有3.5mm耳机口。”
“我要3.5mm耳机口。”
“我们有更方便的蓝牙耳机,但是没有3.5mm耳机口。”
“我要3.5mm耳机口。”
对于想听歌,并且对音质有些追求的发烧友来说,3.5mm耳机口是不可动摇的必选项。既然有些手机品牌不愿意给大家这个选择,那么有需求就有供给,自然会有品牌琢磨著把3.5mm耳机口“找”回来,满足音频用户的需求。
话说回来,飞傲BTR3在概念其实算不上新锐。市面上的同类的蓝牙接收器类产品不提,飞傲本身就曾带来过相对专业的蓝牙耳放BTR1与入门级的μBTR。作为目前全系售价最高、定位最专业的型号,飞傲BTR3其实是以专业性与好音质取胜,更是专业蓝牙耳放中相当小巧的一款。
全能且高颜值
作为飞傲BTR系列的第三款产品,“成熟”可以说飞傲BTR3的最大变化。
所谓的“成熟”,不仅仅是说飞傲BTR3在外形设计与做工用料上找到了最为合理的平衡,更是在说其在定位上也更进一步。除了满足基础的3.5mm插头耳机用户之外,甚至能让音频发烧友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我)。
咱们先来谈谈外形。作为初代产品,飞傲BTR1用上金属机身时挺值的表扬的,可为了信号采用的塑料“下巴”着实在手感上有些掉价;而作为下探至入门级定位的产品,飞傲μBTR的塑料机身显得“廉价”,并且机身更更容易划伤。
这回飞傲BTR3用上了铝合金+2.5D透明玻璃机身,自带背夹的设定也得到了保留,还用上了USB-C数据界面。这回的铝合金工艺与BTR1不同,看着更像是智能手机的机身工艺,磨砂表面的手感真的是很棒。至于正面的玻璃,除了采用2.5D设计外甚至还有疏油层,手感还真是很棒(不支持触控实在是浪费)。另外稍微提一句,正面的玻璃面板实际上也保证了蓝牙信号。
在硬件上,飞傲BTR3搭载高通CSR8675蓝牙芯片、AK4376A独立高性能DAC与内置耳放,对于这款小体积的蓝牙耳放来说算是挺豪华了。高通CSR8675蓝牙芯片支持24bit音频处理和120MHz的DSP,对于保障蓝牙编码及格式兼容很重要。而独立DAC与内置耳放的作用,自然是进一步提升音质。
有了硬件上的保证,飞傲BTR3便获得了蓝牙格式音频编码的“大满贯”。作为首台全格式编码支持的蓝牙耳放,其支持AAC/SBC/aptX/aptXLow Latency/ aptX HD/LDAC/LHDC,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至于好处嘛肯定不言而喻,那就是在泛用性上存在先天的优势,能够适配更多的蓝牙前端。
说起飞傲BTR3最人性化的设计,在我看来肯定是其为不同的蓝牙编码格式准备了不同颜色的指示灯。这样的交互在ZAEKE看来更加“透明”,而不是显得很“黑箱”,用户对于当前蓝牙状态的查看更直观,的确是个相当亮眼的家分点。
当然,要能再搞出个RGB灯效,对于ZAEKE知客的“RGB”陈先生就更友好了。
飞傲BTR3还解决了通话的尴尬,其内置支持cVc通话降噪功能的麦克风,无内置麦克风的耳机也能被赋予通话功能。而独立于手机系统本身的独立音量调节功能,可以带来更精确的饮料调节幅度,避免“加一格太大,减一格太小”的尴尬情况。
对啦,有些旗舰手机设置都不支持的NFC功能,飞傲BTR3同样也有。面对蓝牙配对全靠玄学的情况,NFC只需贴近即可配对的特性还真说得上是可以帮大忙。而除了蓝牙连接之外,其还可以作为电脑外置声卡使用,以提升PC音质。
对于飞傲BTR3来说,全新的硬件基础赋予其远比飞傲BTR1更好的蓝牙兼容性,而更下功夫的音频设计和做工用料则赋予其更高的定位。总而言之,是变强了。
条件有限,可够用心
按理说,Hi-Fi圈子总有“蓝牙无音质”的说法。这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有的耳机换根线材声音都有明显的变化,就更别说把线材直接“砍”掉的蓝牙传输了。
可这的确是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普通消费者不提,有追求的音频发烧友总不能为了寿命更短的手机,而舍弃他们比手机更贵的耳机。如果不想转接,那么在蓝牙下尽可能听到好声音就是唯一的选择。更别说对于未来的消费级市场而言,无线音频设备明显是个逐步发展的趋势。
首先,BTR3的音质毫无疑问只会票价。其声音素质拿来和同价位播放器对比算是相当强的,尤其是在配合LDAC这样的高音质蓝牙编码时,其细节和解析力都来得挺丰富。而要是音源和蓝牙编码跟不上,素质自然也会有所下降。这个设定其实有那么些“丰俭由人”的意思,听个响无需折腾,想要好音质自行设置解决就好。
如果把那种比较“白开水”的调音称作“老飞傲味儿”,那么飞傲BTR3肯定是更偏流行的“新飞傲味儿”。其调音风格与飞傲FH5接近,都是更加讨好大多数人耳朵的调音走向,整体风格偏暖。
飞傲BTR3的低频可以说是亮点,不但有质有量,并且氛围感和瞬态都很让人满意,不过没啥下潜。而中频方面,其并不是密度很大的类型,也没啥颗粒感,总体上中规中矩。可尽管其高频的线条感挺不错,但依然在高频延伸上差了那么一点。总而言之,流行向、挺好听。
飞傲BTR3的底噪相比飞傲μBTR有着不小的进步,如果你讨厌底噪,那么这回肯定会觉得更加满意。不过飞傲BTR3并不算是背景很“黑”的类型,在较为安静的场景下还是听得到底噪,不过对于听感的影响已经不大了。
话说回来,飞傲BTR3最大的意义,当然是作为手机“外置3.5mm”耳机孔来使用。如此说来,不劣化手机的音质,甚至还能有所提升,就代表其存在是有意义的。
至于极端些的发烧友口中念念不忘的音质,和飞傲BTR3的追求倒是两码事。前者是背着沉重的系统随身出街也能自得其乐,后者则是要在便利性的基础上再来点音质,这款产品对于后者的需求而言其实相当用心。
由于采用更加专业的高通CSR8675蓝牙芯片与AK4376A独立DAC,飞傲BTR3的推力相比大部分手机有明显优势,部分在手机上明显感觉“推不开”的耳机,在飞傲BTR3之下的表现都有这样一定的进步。而在音质上,大部分手机肯定比不得那些“怪兽”式的Hi-Fi手机,可也不会带来音质上的劣化。在用小米MIX 2S连接官方转接线听歌与连接飞傲BTR3听歌时,前者并不会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飞傲BTR3的调音走向更“流行”,可底子依然是较为中正的。与小米MIX 2S本机的调音来说,论调音成熟度也是飞傲BTR3占优势,既保证了声音相对“正确”,也同时保证了优异的听感。这样的调音当然更招人喜欢,这也是挺多老烧在把玩试听后立马下单的理由。
况且对于这个价位来说,听感素质都能值回票价,已经没必要再要自行车了。
“乐不思蜀”
目前大部分手机出于种种原因取消了耳机孔,对于Hi-Fi发烧友来说,这对于音质的追求变低了。可作为如我这般的发烧友,面对这情况要么得扔了旧耳机或是买新的线材,要么就得通过蓝牙方案解决。因此飞傲BTR3满足的是老烧的需求,也就是既要有音质,有满足一定的便利性。
飞傲BTR3延续了飞傲μBTR的设计风格和功能,并且在在BTR1的基础上加强了其音质与格式支持。此外还拥有与智能手机独立的音量调节逻辑,更以不同色彩的指示灯来指示蓝牙格式。更好看也更好用,并且保证了足够的音质水平,当然更讨专业用户的喜欢。
飞傲BTR3的确是为“找回”手机上的3.5mm耳机孔而生,可它做到的却不仅仅如此而已。更好的机身设计和做工用料、更多的编码支持与更扎实的音频用料,都使其有着更高的“出勤率”。
特别是出门在外的时候,蓝牙的方便更是不言而喻。要是用有线耳机连接塞在裤兜里,还背着个双肩包,肯定得在过安检的时候把耳机摘来摘取——毕竟没人会去注意耳机线和背包带谁在上面。飞傲BTR3配合短线之后,这样的问题压根就不复存在了,甚至让人想讴歌蓝牙发明者的伟大。
什么?你问音质?蓝牙这么方便,当然是“此间乐,不思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