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萍在茶博会学习古代如何点茶。受访者供图
两人的汉服均来自网购。彼时,汉服市场初兴,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汉服爱好者都有过“踩坑”的经历。“里衣的布料不透气,容易闷出汗,下裙不是正常的穿孔一片式,而是通过裙头左右两边系带固定,裙褶水洗过一次就散了。”对于自己的第一套汉服,陈锦萍还是略有遗憾,认为自己“踩坑”了。赵易也表示,其第一套汉服同样出现了这些问题,上衣缩水,“礼之后我就没再穿了,只剩挂在衣柜里的纪念。”
如今,这传统文化逐步与流行元素结合,不仅仅是收藏品,有人穿着日常化的宋制或明制风格上的改良款式到工作场所,或许走进市中心,在通勤路上,都能见到这类日常化汉服的身影。
赵易偏爱日常款式,她认为:“那样的复原款式需要配套发型和妆造,一套下来时间太长了,上学上班也没那么多时间,而日常款则可以盘个头发或者披着头发,大气方便。”
她的朋友冯悦洋也是个追求复原款式的人,但她更喜欢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她们互相分享心得,比如夏季主腰单穿配牛仔裤、秋季晋制曲领外搭风衣。她更钟爱琵琶袖短袄,是从宋大袖演变而来的形制。
然而,对于高端市场价格不菲的问题,一些爱好者选择DIY制作。这不仅实惠,而且保证每一步都是对传统文化尊重和致敬的一次体验。
“我既想要好的花纹,又想要舒适且美观的设计,还想要复原版权严谨,这样的成品非常昂贵,我买不到,所以决定亲手制作。”冯悦洋说起自己DIY经历,用笑容掩盖努力背后的坚持。她以绘画为基础,从书籍和博物馆中获取灵感,将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完美无瑕。
2018年的公司年会上,她第一次敢于面对众目睽睽地展示自己的创作。在当时还不是很流行,但随着曝光度增加,她发现人们越来越接受这种文化表达。“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样一种方式,这些都是我们文化自信提升过程中的表现。”
对于未来,无论是物美价廉还是喜爱传统文化的人数增加,都让他们充满期待——"看得出物美价廉趋势,再加上喜爱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将来喜欢这样的‘新旧交融’装扮的人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