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手机厂商大幅降价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Oppo新品发布前夕市场动荡又何时休

【天极网手机频道】双十一促销季,各大电商平台齐刷屏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尤其是手机厂商的集体降价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例如,在发布仅一个月的苹果iPhone 14 Plus,就直接“雪崩”了1200元左右(最高1250元),128GB版本仅需5799元。这次降价不仅破天荒上市一个月就降价,而且国内手机厂商也紧跟而上,大幅度地调低价格,让用户能以2000-3000元购买到性能配置均衡的“水桶机”,更别说千元价位机型多到数不胜数。

据分析,这次大规模降价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正值双十一期间,手机厂商利用促销来冲抵过时期的大幅贬值对品牌形象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果品牌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产品价值下滑,那么消费者会对品牌控价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品牌形象。此时,以双十一为背景,可以部分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因为消费者习惯于认为这是商品大放售的一年一度机会,而不是通常情况下的价格变动。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不可抗因素和行业整体环境不佳(如芯片供应过剩、下游市场需求不足、销售未达预期等)的影响,加之库存压力和整个产业面临下行风险,因此清理库存成为了制造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降价成为一种有效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根据IDC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13万部,比去年同期下跌11.9%。考虑到换机周期延长以及价格因素,更是加速了此举。

然而,有趣的是,即便是在2022年上半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其中折叠屏设备却逆向增长,其同比增长近70%,并且在第三季度达到创纪录高峰。这样的现象引起业内人士猜测:“折叠屏已有一定独立性。”除了价格调整、新颖体验以外,还有年轻群体关注与市场热潮增添了其逆势增长的潜力。

综上所述,如今电话行业似乎进入了一种技术基本发展完备但创新步伐缓慢的地步。在这个阶段,要想保持竞争力,不仅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塑造品牌形象,更要强化自主研发能力以维持技术领先地位,这对于未来市场份额乃至生存至关重要。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