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的时候,我充满激情地选择了智能制造专业。那个时候,智能化和自动化是科技界的热点词汇,每个人都似乎梦想着加入到这场技术革命中来。我也是一样,对于未来能否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或者管理者,都抱有一丝幻想。但现在回头看,那个时候的我实在太天真了。
其实,在我开始上课、参加实验室实习之后,才逐渐意识到这个专业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每当晚上回到宿舍,看着那些复杂的机械设计图纸和编程代码,我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老师们总是在鼓励我们,但实际上面对这些高深莫测的知识,我却感觉自己像是在迷雾中行走,不知何去何从。
我的成绩始终保持在中等水平,这让我的父母也开始有些担忧。我曾经试图通过加班加点来提高自己的成绩,但是即使这样,也没有什么显著的进步。这让我不禁思考,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呢?
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适应这个专业。在与同学交流时,他们常常谈论关于新型机器人、工业4.0等概念,而我则只能羡慕地听着。他们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而我的心中只有无尽的疑惑和恐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决定改变策略,从理论知识出发,尝试联系一些业内的大公司进行实习,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但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带给我预期中的好转。我一次次地被拒绝,因为这些公司需要的是经验丰富的人才,而不是还在学习阶段的人。
现在回顾过去,当初为何会选择这样的道路?或许那时候的心理状态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当时社会对于科技行业工作人员需求巨大,所以很多人都会向往这种职业。而且,作为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学生时期,我们总是被灌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这样的理念,所以自然而然地觉得学术界是一个能够展示才能的地方。但事后看来,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追求,没有深入了解它背后的艰辛和挑战。
不过,即便是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切,但我仍然不放弃希望。我知道,只要不断努力,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也可以克服。不过,如果有机会重做一次选择的话,或许我会更加谨慎一些,更全面考虑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不过至少,现在的情况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