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经济的绿色转型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日,从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2024年河南省汽车整车产量成功跨越140万辆大关,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突破了70万辆的里程碑。
会上,省长王凯详细阐述了河南省在过去一年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辉煌成就,并对2025年的发展蓝图进行了展望。他提到,要进一步支持比亚迪、上汽、奇瑞、宇通等领军企业扩大产能、提升品质,目标是整车产量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增至140万辆。
作为河南省经济转型的先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比亚迪项目为核心,正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自2021年9月郑州比亚迪与航空港区签约以来,项目进展迅速,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37天,17个月后便顺利投产,刷新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领域的“河南速度”。
2023年4月,比亚迪在郑州航空港区的整车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该基地不仅是比亚迪产能最大、用工最多的工厂,更在当年实现了334.7亿元的产值,生产整车超过20万辆,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达到7GWh。据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郑州比亚迪的产销量已是去年同期的十倍之多,前三季度总产值超过500亿元,以“不到一分钟下线一辆车”的高效生产,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郑州航空港区依托比亚迪等整车企业的“链主”效应,正加快招引和培育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弗迪电池、佛吉亚、延锋等,已吸引20余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入驻,使得比亚迪在河南省内的产品配套率达到了约55%,并带动了郑州福耀、三门峡中信戴卡等本土企业的共同发展。港区还在加速布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0万平方米,为汽车零部件项目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郑州航空港区还规划了占地31.4平方公里的国际汽车城,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汽车小镇,构建集“汽车城+总部研发中心+核心零部件智造中心+出口集散中心”于一体的空间发展格局。该区将继续围绕百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城和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目标,按照“龙头引领、沿链谋划、集群发展、生态打造”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支撑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集研发、制造、配套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努力将郑州航空港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河南省建设万亿级、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