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专业从事高端非标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服务商,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等领域。公司所处的行业为智能设备制造业,包括:锂电池设备制造业、高效光伏设备制造业、三大消费电子产品(3C)制造业、大型机器人系统及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者以及激光加工设备制造业,按照2012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长期来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全球汽车产业正朝着电动化方向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研究机构EV Tank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达到1465.3万辆,其中中国、新美国和欧洲分别为949.5万辆294.8万辆和146.8万辆。
短期来看,在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扩产,同时海外扩产也逐步理性进行。随着碳中和目标日益迫近,以及国际社会对于减排政策趋严,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技术尤其是太阳能风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对于提高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能力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消费类电子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其对锂离子电池市场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此外,由于AI浪潮带来的产品创新周期,再加上可穿戴设备、新兴电子领域以及其他多个新的应用场景,使得未来锂离子电池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
而随着太阳能成本降低以及配套设施完善,这一领域正在经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太阳能发电装置,还需要更高效率更安全性的储存解决方案,如磷酸铁钙(LFP)或镍钴铬(NMC)类型的锂离子燃料電池,以确保整个供给体系更加灵活、高效地支持大量分布式太阳能安装。
此外,在交通工具方面,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品牌,都在积极推广使用纯粹或混合动力车型,从而促进了全世界范围内对这些技术及相应组件如驱动单元、高性能材料等需求的大幅度提升。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即使面临当前的一些挑战,比如供应链问题与成本压力,但随着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该行业将继续保持其成长态势,并且未来的展望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