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CAT技术协会(ETG)最新统计显示,全球EtherCAT节点数已激增至7700万个,其中仅在2023年便新增了1800万个。据了解,这些数据是基于实际售出的EtherCAT芯片数量得出的,而这些芯片销量的增长势头不减。
EtherCAT技术协会执行董事Martin Rostan先生指出,“尽管市场上储存的芯片数量已远超短期需求,但EtherCAT的增长步伐却依旧未停。”这表明,现场总线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强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得它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保持高效运行。
20周年之际,ETG首次公开了全球节点数,这一举措为业界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参考点。需要注意的是,此数据仅基于当年售出的EtherCAT芯片数,并未将独立总线端子使用的芯片纳入统计。这意味着每一个模块化I/O站被计算为1个节点,即使它由多个EtherCAT总线模块组成。
自2014年以来,EtherCAT节点数呈指数级增长,只是在2022年就增加了1840万个节点(不含总线模块)。现在全球EtherCAT节点数已经达到7700万个,而这一数字只在过去一年内便有所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具有多协议功能的芯片,ETG则根据其EtherCAT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以确保数据准确性。此外,由于FPGA设备难以精确统计,其影响对总体数据并不显著。
在工业网络市场方面,整个行业预计2023年的增长率将达7%。其中,无论是工业以太网还是现场总线,都展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无线通讯则成为市场的一个新兴力量,其份额从2022年的7%上升至2023年的8%。
从具体网络协议角度来看,不同地区的情况各异。在欧洲和中东地区,PROFINET、PROFINET/IP和MODBUS-TCP等协议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国市场,则是由PROFINET/IP主导,同时也有着较强发展势头的小众协议如ETHERNET/IP等。此外,在亚洲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有很多种不同的通信标准都在那里并存,如CC-Link/CC-Link IE Field, EtherCat, PROFIBUS and Modbus(RTU/TCP)等,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用户群体与应用场景。